7月9日上午,在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工作交流会,南京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相关共建单位出席了活动,我院团委副书记陈海娟、团委王达老师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首先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郑孝清致欢迎辞,向与会代表介绍在馆内相继揭牌的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情况,希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专业结合,让大学生参与到博物馆产品包装、推广和销售上,甚至让大学生直接进入馆中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习民俗文化,在馆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馆校双赢。随后博物馆副馆长沈浩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工作总结报告》。沈馆长介绍了民俗博物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包括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各种活动、志愿者工作的开展等,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是博物馆两支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其中一支。沈馆长感谢各共建单位给予的支持,共同推进共建工作的开展。
我院团委副书记陈海娟代表学院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签订《合作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与培训基地协议》。在交流发言中,陈海娟副书记首先转达了学院党委金自康书记对南京市民俗文化博物馆盛情邀请的感谢之意。并回顾了我院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自2008年12月建立共建关系以来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民俗文化进校园” 、“零距离接触昆曲”等活动。2009年经学院申报,南京民俗文化博物馆被评为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陈书记希望滨江学院志愿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宣传和共建活动中能继续做出亮点,做出特色。
交流发言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特别提到了滨江学院“民俗文化研究会”志愿者们认真的工作态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共建单位就博物馆的发展谈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示将积极配合馆方的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俗文化。

